![]()
在线留言
|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控制因素之一,更是人类生产、生活中广泛利用的资源。跟着社会经济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城市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各种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显现。其中,水资源污染问题尤为严重,生态平衡被打破,人们的健康安全受到威胁。要解决水资源污染问题,人们就需要采取比较有效措施,对城市污水进行资源化处理,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基于此,本文从城市污水资源化概念与作用入手,对城市污水资源化与水资源循环利用现在的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推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随着人们生活、生产用水量的不断增加,污水排放量大幅上涨,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各区域洪涝、旱灾等问题频繁发生。基于此,我国应该做好污水资源化工作,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环境。
城市污水资源化也就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污水转化成能供人们生产、生活所需的标准水源的过程。城市污水量非常大、比较集中,将处理后的污水运用于工农业等领域,能够减少新鲜水源的开发量,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与此同时,还有利于污水处理技术的研发、新产品的设计、相关设备的制造及环保行业的持续发展[1]。
现如今,我国水资源化及循环利用情况并不乐观。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比较少,再加之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使得我国用水矛盾非常尖锐。其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人们对水资源污染问题认识不足,危机感不强。生活、工业用水随意排放,浪费严重;对于缺水问题,政府部门常常都采取开采地下水、跨流调水等措施,地下水面临过度开采的问题。同时,水资源治理等相关部门并未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对污水处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监管、治理也只是走形式,污水资源化质量得不到保证,人们对处理后的可用水存在疑虑[2]。
我国污水处理设施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管理运营基本由政府来操作,而财政拨款是污水设备建设、管理的主要资金来源。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投资渠道过于单一、资金不足,同时还会造成经营管理的政企不分,企业竞争力不足,效益低。这也不利于污水处理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污水处理市场化程度不高。
要实现城市污水资源化和循环利用,就必须有健全的法规制度、政策体系来约束。目前,我国有关政策、法规制度并不完善,各部门在开展监督、管控等工作时无完善的规章制度可循,污水资源化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许多污水处理、水资源循环利用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城市污水产业化、集成技术等存在很多问题。同时,我国各大城市中可利用的再生水用户较为分散,用水量少,处理后的自身输水管道建设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此外,大部分污水处理厂的目标就是达标排放,并未对污水大规模再生利用进行全面考虑[3]。
污水资源化、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涉及的内容非常多,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单靠某一方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各区域、各部门的相互合作。但目前区域内外合作不足,各区域各行其是,未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未从整体、长远发展目标去考虑污水资源化问题。
污水处理是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基础,也是更好地实施污水资源化的前提,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发展。现如今,我国水资源循环利用情况并不乐观,水资源浪费污染十分严重,用水矛盾也十分尖锐。针对我国城市污水资源化、水资源循环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人们可以采用如下解决措施。
水是生命之源,关系着人们的生存。污水资源化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这样能够减少城市对新鲜水源的需求量和使用量,经过处理后的污水作为新水源,缓解了远距离调水或高价购水等造成的压力。同时,这样能够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减轻水资源污染,有效保护和改善城市水环境。污水资源化经济合理,具备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在我国,污水资源化起步较晚,大多数决策、管理人员对其的认识与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4]。归根到底,对于污水回收,大众主要担心处理后的污水是否合格,是否影响人体健康。所以,我国应该加大对水资源化、循环利用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大众参观污水处理设施,消除大众顾虑,让他们认识到污水资源化、循环利用是一项节能环保措施,是安全的,从而让他们积极参与水资源保护工作[5]。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污水资源化的全面实施,要有健全法规政策制度的支持和保障。虽然我国制定了关于污水处理的法规制度,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完善之处。对于污水资源化、循环利用,国家有关部门要出台更完善的政策和法规来管控,构建城市污水循环利用法规制度。国家要明确规定污水循环利用的准则、水质要求等,让污水循环利用有法可依、有制度保障。同时,大力支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等,发展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并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为再生水资源的利用提供技术支撑[6]。
传统政府主导的污水处理模式运行效率低,因而需要完善原有的投资、建设、管理体系,确保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提升政府投入资金的利用率。当前,“建设—经营—转让”“建设—拥有—经营”等各种污水处理厂运行模式已在很多城市开展,尽管实施期间还有一些问题,但随着决策、管理体制的逐渐完善,这些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各地可以相互借鉴,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创新污水资源化运营管理模式。
要做好污水处理工作,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必然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低水价政策的实施,加大了城市供排水设备运行的经济负担[7]。近年来,国家开始对水价进行改革,并提出污水处理收费应该调整至保本微利水平。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时间。
目前,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城市不多,已征收的城市收费标准都比较低,尚无法保障设备日常运行,更不用说获取合理利润[8]。低廉的水价使得人们的节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淡薄,水资源浪费、污染现象日益严重。要全面落实污水资源化工作,相关部门就需要进行水价改革,提升水资源收费标准,构建用水量、水价联动机制。同时,结合水资源使用主体的多样性,开展分层管理,构建对应的水价制度:针对工业、服务业等的用水,实施超额累加计价制度;城市居民用水实施阶梯式水价制度;而广大农民群体,则实施定额用水、超额累加计价制度。这样可以强化人们的水资源利用意识,节约和保护水资源[9]。
要做好污水资源化工作,各地需要将其纳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及分配。一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方向进行及时调整。由于我国污水资源化工作起步晚,管理、被管理者对这方面的认识不足。一直以来,很多省、市将目标放在开发地下水上,地下水开采严重。新时代,相关部门应该转移水源开发、利用方向,将视线放在污水资源化层面,做好污水处理、开发和利用。二是全面落实污水处理专项规划。具体来说,对城市水污染区域进行明确划分,明确区域责任和义务,控制水污染排放量,使各功能区尤其是人们的生活饮用水质量达标,并根据各区域水源污染程度的不同,提出对应的处理措施[10]。
水污染是目前城市在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如果只利用水资源而不加以保护,会造成大量的水源浪费、污染,使得可利用水资源难以满足城市用水需求。所以,加强对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是最有效的方式。要想全面落实水资源循环利用工作,国家需要加大对节约、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教育力度,做好污水资源化工作,保护水资源,减少水源污染,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只要每个人参与到水资源保护工作中来,合理规划利用水资源,加强监督和管理,那么城市水污染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生活环境将会更加美好。
1刘洪彪,武伟亚,周莲,等.关于城市污水资源化与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策略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自然科学版),2015,(8):117-125.
2张迎珍,张慧兵,刘新国.关于城市生活垃圾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策略探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2(2):321-326.
3吴少杰,苗利.当前我国城市污水资源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环境管理与保护,2017,9(20):105-116.
4刘贵莲,朱美虹.关于浙江省污水资源化现状与对策分析[J].水资源管理,2014,6(5):445-456.
5刘群昌,杨菲,刘金芳.城市污水资源化途径及存在问题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92-94.
6殷亚辉.实现城市污水资源化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J].天津科技,2004,31(3):38-39.
7周建国,刘明湘,朱鹏宇.关于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策略探讨[J].低碳世界,2017,22(8):108-115.
8邵莹.浅谈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技博览,2014,(20):53-54.
9高沛峻.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3(2):1-4.
10陈玉杰,张会.推进城市污水资源化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J].吉林水利,2007,(4):15-17.
上一篇:废水循环利用
下一篇:最新文章-让技术变得更有价值-电子发烧友网
2023-December-09
2023-December-09
2023-December-09
2023-December-09
2023-December-09
2023-December-09